关于转发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
时间:2020-05-21 来源:教务处 浏览: 次
关于转发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科室,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根据中共市委宣传部、郑州市社科联《关于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郑州市教科所将统一组织教育类成果集中申报,其他类别成果(经济、文史、哲政、社会类)由所在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申报(新郑市由新郑市教科室代收),相关要求如下。
一、评奖范围
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是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
(一)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必须具有CIP数据和ISBN书号)
(二)论文类,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必须具有CN和ISSN刊号)
(三)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等。(必须具有县市区及以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批件或者采纳证明)
(四)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必须具有ISSN刊号)
二、申报要求
(一)论文期刊类应有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复印件一式2份,复印件必须包括刊物的封面、封底、目录页、论文全文(复印件A4纸左侧装订)。第一作者单位须将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确认后,在其首页签署“已审核”,并加盖公章。著作类、调研报告类、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类原件一式2份,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还。
(二)第一作者单位审核盖章的《申报表》一式2份(初评单位意见统一由市教科所填写和盖章),申报表装订在论文复印件、调研报告、著作的封面上。各县市区教科室和局直属学校(单位)要分别填写分类汇总表(教育类)和合并汇总表,盖章纸质版一式2份,并发送电子版至邮箱zzsklkt@163.com。
(三)调研报告被党委、政府采纳的证明、领导批示等可以是复印件,但须经第一作者单位审核并盖公章确认。由7名以上作者完成的申报成果,须在申报表上按顺序填写前7名作者(含申报人,著作仅限主编、副主编,不超过7人)。
(四)参评者每人限报1项成果,两人以上合作项目可另报1项。集体项目的申报应得到所有署名作者的同意,并确定1人为申报者。每个县市区限20项,局直属学校(单位)限4项。仅接受各县市区教科室和局直属学校(单位)集体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
(五)申报时间:2020年6月15日当天(逾期不候);申报地点:新郑市教科室713室;联系人:师丙举;联系电话:18625563869。
中 共 郑 州 市 委 宣 传 部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文件
郑宣文〔2020〕16号
关于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开发区党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市直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属各高校: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郑办〔2009〕40号)规定,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市委委托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定的市厅级奖项。为认真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是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①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②论文类,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③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等;④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
二、申报程序
各开发区党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市直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属各高校分别负责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的成果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表格可复印文件附表或登录“郑州社科网”(www.zzskl.cn)下载。申报材料经审查初评后,于7月30日前由单位统一报送至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市社科联普及部),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材料要求
1.论文期刊类应有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复印件一式2份(复印件A4纸左侧装订);著作类、调研报告类、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类原件一式2份;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申报表》一式2份,申报表装订在论文复印件、调研报告、著作的封面上。申报单位要按经济、文史、哲政、教育、社会分类汇总,填写分类汇总表和合并汇总表并发送电子版。
2.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还,以成果复印件的形式申报的,复印件必须包括刊物的封面、封底、目录页、论文全文。推荐单位须将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确认后,在其首页签署“已审核”,并加盖公章。
3.调研报告被党委、政府采纳的证明、领导批示等可以是复印件,但须经推荐单位审核并盖公章确认。由7名以上作者完成的申报成果,须在申报表上按顺序填写前7名作者(含申报人,著作仅限主编、副主编,不超过7人)。参评者每人限报1项成果,两人以上合作项目可另报1项。集体项目的申报应得到所有署名作者的同意,并确定1人为申报者。凡申报成果、申报表无初评单位意见和印章,不予受理。
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专人负责,积极做好成果征集初评工作,确保征集全面,并报送及时。
联系人:余晓梦,
联系电话:67186794,
联系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南段1号506室,
邮箱:sklpjb666@163.com。
附件:1.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2.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类汇总表
3.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合并汇总表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0年4月10日
附件1:
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注:①本表用A4纸打印后上报。 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 制
各县(市、区)教科室,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根据中共市委宣传部、郑州市社科联《关于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郑州市教科所将统一组织教育类成果集中申报,其他类别成果(经济、文史、哲政、社会类)由所在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统一组织申报(新郑市由新郑市教科室代收),相关要求如下。
一、评奖范围
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是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
(一)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必须具有CIP数据和ISBN书号)
(二)论文类,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必须具有CN和ISSN刊号)
(三)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等。(必须具有县市区及以上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的批件或者采纳证明)
(四)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必须具有ISSN刊号)
二、申报要求
(一)论文期刊类应有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复印件一式2份,复印件必须包括刊物的封面、封底、目录页、论文全文(复印件A4纸左侧装订)。第一作者单位须将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确认后,在其首页签署“已审核”,并加盖公章。著作类、调研报告类、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类原件一式2份,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还。
(二)第一作者单位审核盖章的《申报表》一式2份(初评单位意见统一由市教科所填写和盖章),申报表装订在论文复印件、调研报告、著作的封面上。各县市区教科室和局直属学校(单位)要分别填写分类汇总表(教育类)和合并汇总表,盖章纸质版一式2份,并发送电子版至邮箱zzsklkt@163.com。
(三)调研报告被党委、政府采纳的证明、领导批示等可以是复印件,但须经第一作者单位审核并盖公章确认。由7名以上作者完成的申报成果,须在申报表上按顺序填写前7名作者(含申报人,著作仅限主编、副主编,不超过7人)。
(四)参评者每人限报1项成果,两人以上合作项目可另报1项。集体项目的申报应得到所有署名作者的同意,并确定1人为申报者。每个县市区限20项,局直属学校(单位)限4项。仅接受各县市区教科室和局直属学校(单位)集体申报,不接受个人申报。
(五)申报时间:2020年6月15日当天(逾期不候);申报地点:新郑市教科室713室;联系人:师丙举;联系电话:18625563869。
中 共 郑 州 市 委 宣 传 部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文件
郑宣文〔2020〕16号
关于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开发区党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市直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属各高校: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郑办〔2009〕40号)规定,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市委委托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评定的市厅级奖项。为认真做好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奖范围
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是2018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期间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①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②论文类,公开发表的理论文章;③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研究报告等;④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
二、申报程序
各开发区党办,各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市直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属各高校分别负责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的成果申报和初评工作,申报表格可复印文件附表或登录“郑州社科网”(www.zzskl.cn)下载。申报材料经审查初评后,于7月30日前由单位统一报送至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市社科联普及部),逾期不予受理。
三、申报材料要求
1.论文期刊类应有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复印件一式2份(复印件A4纸左侧装订);著作类、调研报告类、电子出版物或音像制品类原件一式2份;推荐单位审核盖章的《申报表》一式2份,申报表装订在论文复印件、调研报告、著作的封面上。申报单位要按经济、文史、哲政、教育、社会分类汇总,填写分类汇总表和合并汇总表并发送电子版。
2.申报材料一律不退还,以成果复印件的形式申报的,复印件必须包括刊物的封面、封底、目录页、论文全文。推荐单位须将复印件与原件进行核对确认后,在其首页签署“已审核”,并加盖公章。
3.调研报告被党委、政府采纳的证明、领导批示等可以是复印件,但须经推荐单位审核并盖公章确认。由7名以上作者完成的申报成果,须在申报表上按顺序填写前7名作者(含申报人,著作仅限主编、副主编,不超过7人)。参评者每人限报1项成果,两人以上合作项目可另报1项。集体项目的申报应得到所有署名作者的同意,并确定1人为申报者。凡申报成果、申报表无初评单位意见和印章,不予受理。
请各单位接到通知后,高度重视,专人负责,积极做好成果征集初评工作,确保征集全面,并报送及时。
联系人:余晓梦,
联系电话:67186794,
联系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南段1号506室,
邮箱:sklpjb666@163.com。
附件:1.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2.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类汇总表
3.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合并汇总表
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 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0年4月10日
附件1:
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成果名称 (不超过30字) |
|||||||||||||||||||
成果形式 | 学科分类 | 发表时间及报、刊、社 | |||||||||||||||||
第一作者基本情况 | 姓 名 | 性 别 | 民 族 | 年 龄 |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
学历 | 电子邮件 | ||||||||||||||||||
工作单位 | 联系电话 | ||||||||||||||||||
通讯地址 | 邮政编码 | ||||||||||||||||||
参与完成者(按成果上顺序) | 姓名 | 性别 | 出生日期 | 职务职称 | 研究方向 | 学历学位 | 工 作 单 位 | ||||||||||||
成果主要内容简介(200字以内) | |||||||||||||||||||
第一作者单位意见 |
情况属实,同意其申报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一作者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签 章) 年 月 日 |
初评单位意见 |
经评审,同意其申报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初评单位:_________________ (签 章) 年 月 日 |
||||||||||||||||
专业评审组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2:
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类汇总表
申报单位(签章): 类别:
编号 | 成 果 名 称 | 作者、参与人 | 工作单位 | 成果形式 |
发 表 报、刊、社 |
注:本表用A4纸打印
附件3:
2019—2020年度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合并汇总表
申报单位(签章):
编号 | 成 果 名 称 | 作者、参与人 | 工作单位 | 成果形式 |
发 表 报、刊、社 |
注:本表用A4纸打印